创业典型事迹
前有袁老禾下乘凉  后有学子田中钻研——吉林农业大学张正一
信息来源:培训部
发布时间:2021-12-31

 

  张正一,1992年生人,吉林农业大学农药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吉林非常道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深圳盛德灏运技术有限公司东北区技术总监,吉林省科技厅法人科技特派员。在吉林省内建立了“零农残大米”水稻生产基地,并且做到产销一体化模式,拥有自主商标品牌以及专利。于2019年获发明专利授权1项,2019年获东三省青年创新创业成果展证书,2020年以第1发明人的身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2019年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铜奖,2019年吉林省“创青春”获银奖,2020年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银奖,2020年吉林省共青团“创青春”创业大赛获金奖。

  张正一从2012年本科毕业后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技术工作,在长春市双阳区一家大型农业基地担任技术员。由于他本人在本科期间就经常参与老师的科研以及生产工作,所以在公司工作过程中很快就适应了工作环境。2014年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他已担任农业生产部经理。在这一年他面临事业和学业的抉择,由于认识到自己知识水平的不足所以考取了吉林农业大学农药学研究生。2014年进入吉林农业大学,就读农药学专业。2017年研究生毕业后,家人更希望自己选择一个稳定清闲的工作。所有人的印象里农业总是无法与稳定、清闲挂钩的,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选择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的工作,他说:“看到自己指导后农作的茁壮成长,农户丰收果实的喜悦之情让他爱上了这个工作。”2018年迎来了他的事业高峰期,很多企业都慕名而来想聘任他为公司的技术主管。他对于企业投来的橄榄枝并没有慌乱选择,而是萌生了一个想法“创业”。他想把自己所学所识给更多人带来帮助,所以他2018年初开始筹建自己的第一家公司。虽然他在农业生产技术上擅长但是经营公司并非易事,所以这时他想起了他的母校。在他抱着忐忑的心情与母校创业指导中心的领导们汇报此事时,得到了母校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张正一在2018年10月正式成立了吉林非常道农业技术有限公司,至今经过2年多的发展公司服务客户覆盖全国14个省。其自有品牌的绿色农产品也远销全国各省,与吉林大学、吉林省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张正一以国家号召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发展,帮扶农户500多户增收2000万元、帮扶城镇贫困户50余户捐款捐物2万余元、为企业输出高校人才20多名均单位各企业技术骨干。

  创业初衷为大爱

  2018年是张正一萌生创业的一年,他回想从2012年开始从事农业技术指导已经6年的时间。并且在读研期间在老师的支持下也没有完全放下生产技术指导,老师告诉他产学研结合很重要。在老师的鼓励下自己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更广阔的平台得到了快速的成长。

  2018年3月份开始筹备创业,作为团队首先需要的是人。张正一对他团队的设定是一个技术型团队所以需要很多农业方面的技术人才,但面对社会上农业人才的短缺情况一筹莫展。当他去了各大招聘会,空手而归。吉林农业大学招聘会开始了,想着回学校碰碰运气。没想到很多同学都对农业技术服务很感兴趣,就这样初始团队6人成立了。2名博士生、2名硕士、2名本科生。大家抱有一个愿望就是做成这个事,施展各自的才华。

  团队组建后为了更好的发展,他自学了公司管理、公司法、合同法等等相关知识,带着团队简历和公司创业计划书找到投资方。他与团队奋战2个多月不断磨合修改方案,最终有两家企业同意投资他这个项目。

  公司初成,母校助力

  2018年10月,张正一终于迎来的期盼已久的吉林非常道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了。但是由于初始公司节约成本,只能租了一间公寓作为办公场所。但由于公司业务需要,客户常常想到公司来考察参观,这就成了他最大的心头病。总怕给客户的第一印象是个皮包公司一样不正规,这时他的母校吉林农业大学认为他的项目很好应该得到学校的支持,所以通过学校创业项目遴选会的层层答辩脱颖而出顺林入驻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学校免费提供了现代化办公场室、会议室,甚至比一些大型企业的环境还要优异很多。在园内创业导师积极指导与帮助,在税收方面,享受国家对学生创业减免的相关政策,为创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经过这几年努力以及园内领导、老师的专业指导,精心孵化、张正一先后获得吉林省法人科技特派员、东三省青年创新创业成果展受邀嘉宾、2019年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铜奖,2019年吉林省“创青春”获银奖, 2020年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银奖、2020年吉林省共青团“创青春”创业大赛获金奖。合作企业输送20多名技术骨干人才,为母校人才培养、行业引进人才贡献一己之力。

  打造非常道农业系列品牌

  2019年迎来了他公司发展的第一年,农业春种秋收。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张正一带领团队深入田间了解农民所需所想。通过走访了解到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想吃到优质、安全、放心的大米。这就促成了农户想种出优质水稻的决心,优质水稻每公斤比普通水稻价格高0.2-0.5元。在吉林省地区普遍每户有20-30亩水稻左右,每年种优质水稻会给他们带来5000-10000元的增收。

  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有些农户由于家里贫困或供读学生无力支付用于生产的优质农用生产资料的费用,转而选择廉价的生产资料和种子等。最终导致连年收入低下恶性循环,张正一团队在这个过程中也承受着人性的煎熬。想帮助这些人,但这个费用谁来承担呢?在这个实际情况下他决定打造自己的非常道农业绿色农产品品牌。

  第一个产品是“响布稻”零农残大米,通过SGS 182项农残检测。通过这个产品,他解决了贫困户的生产资料费用的问题。他将种子、农药、肥料提供给农户,等农户收获时以水稻来抵扣费用就可以了。在他不懈的努力下联合吉林省农科院水稻“吉宏6号”种子发明人孙强教授以及知名农药厂商10余家对此项目提供农资支持和保障。在2019年底成功帮助50余户农民增产增收350万元,2021年初帮扶规模已达到500余户,增收2000余万元。

  第二个产品是“非常道”大樱桃,自有专利2项。张正一在大田种植中的热情,也没有放下棚膜技术的开发和研究。通过联合吉林省东北生态农业公司联合开发了GRS 4代日光温室,在东北地区可以只利用太阳能就可以满足冬季果菜生产的需要。并且在长春市双阳区建立了示范基地,种植美早大樱桃。并且通过温室设备对树木的调节可以使樱桃做大两年三熟,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他准备2021年扩大示范面积,联合当地政府打造樱桃特色小镇。

  张正一在为省内棚膜经济发展上贡献了一份他自己的力量,他还提到棚膜经济需要更高的技术标准。所以他准备将这一技术标准化,更利于农户的应用和推广。

  创新创业,吉农给予

  就在张正一创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时,疫情的来临对他以及这个国家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很多业务被迫停止,产品物料也无法运输。全国按下了暂停键,但这没有阻挡他前进的步伐。公司虽然无法正常运行,但他也组织团队进行线上指导服务。并且得到了客户的广泛好评,他被农户称为及时雨。有问题找非常道啊!已经称为当地农户的口头禅。

  并且张正一在疫情期间发现,农业对于人们的重要性无可替代。这里他还说:“袁老的禾下乘凉,需要太多我们这样的人在田中干出来。中国没有一个袁老是我们巨大的损失,但也激励我们后来者更要努力。”他的这句话不光是说说而已,在2020年疫情严重时期。他利用自己空余时间,刻苦学习顺利考入吉林农业大学,成为农药学博士研究生。在科研和生产的道路上,学无止境、不停钻研是农大人一辈子努力的目标。

  非常道农业发展蓝图

  经过这几年时间的积累,非常道农业从与客户的“互相了解,到互相信”完美过度,2021年非常道公司制定目标为“技术普及,道可言说”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目前公司采用“产+学+研”模式,业务已经覆盖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以及贵州等14省,涉及农户30000余户。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现全面小康,实现富民强国,需要千千万万个张正一这样的创业带头人,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到创业的行列中来。在公司成立这几年来,抑制秉承着以产养研,以研带产的思想。从实际出发,与实际结合,以科学为帆,以技术为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航行方向,求真务实,克己奉献,服务三农;同时,张正一坚持校企结合的理念,将大量优秀的学生送到基层,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观摩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真理,力争为中国农业输送更多的农业新型人才。在未来,他将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