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8年12月20日,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NIT)吉林省考区考务工作全部结束。我省共有 21 个考点开考,共计 265 场次,考生13261人次,巡考人员 62人次。
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NIT)作为一项国家级考试,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各省级考试机构和系统承办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科学、系统地培养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考试项目采用系统化的设计、模块化的结构、个性化的教学、规范化的考试和国际化的标准,更适合各种行业人员岗位培训的需要,给用人单位提供了一个科学、客观、统一、公正的标准。
NIT考试项目已有15年发展历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考试科目与证书体系。除基础科目还有专业科目,能够满足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及职业岗位对计算机综合应用技能的要求。特别是2018年新增设的会计信息管理、大数据应用及网络应用科目,符合当前社会对学生就业技能和计算机专业能力的需求。能够很好解决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高校毕业生缺乏办公自动化动手能力较弱的现实问题。考试项目注重锻炼考生计算机动手能力,即包括企业日常办公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包括特定专业岗位对岗位入门实训实践能力的需要。目前,NIT考试证书已逐渐得到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认可,成为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敲门砖。
2018年,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作为省级NIT考试承办机构,把加强考务管理、规范考试流程、严肃考风考纪、推进考点标准化建设作为今年全省NIT考试工作的重点。把严肃考风考纪工作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来抓,中心领导亲自带队抽调中心业务骨干到考场开展巡视,增派巡考人员,增加考场监控设施,进一步完善考点自查、检查等安全保障措施,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下一步,我们将把NIT考试培训与提升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相结合,不断扩大证书的宣传和影响,突出考试特点,扩大考试规模,提升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全省大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创业。
附件: | |